评估业务
  项目可行性研究
  投融资信息咨询
  资产处置
人物 | 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新阶段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8/4/23

前言2018年3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中美私募股权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发表了主旨演讲。

 

李扬曾任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曾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从断言“人民币不可能大幅升值”到揭示“投资高增长是中国面临的长期问题”,再到厉喝“银行不能变成当铺”,李扬以他的专业知识和一腔热情时刻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被誉为“金融思想家”。

 

在此次主旨演讲中,李扬从七个方面指出,自十九大以后,中国经济与金融进入了新时代,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需要金融体系进行深入的、比以前更有针对性的改革。

 

 

中国金融发展新阶段

李扬

 

昨天我参加了一个公募的会,今天参加一个私募的会,说明对中国来说,募集股本,特别是要创造一个股本形成的机制,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我今天就用《中国金融发展新阶段》这样一个题目和大家简单地分析一下未来几年中国金融可能会有怎样的改革。

 

从去年7月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十九大、年末的全国经济工作会,到政治局开会讨论中国金融政策形式,再到今年的两会,中央对经济金融有了一些部署。今天我将根据所列举的这些会议中提出的几点精神,给大家做一点梳理。

 

01 十九大报告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

 

十九大是中国开创新的里程碑的一次会议。在这个会上关于金融改革有三方面。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二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三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十九大以及后面的报告里,有一个表述,叫做“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对下一步金融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二,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第三,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02 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长期融资机制

 

金融改革发展中有几个重要领域。

 

第一个领域就是提供长期融资。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基础设施和准公益性产业融资需求。2.惠民导向,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3.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4.支持科技发展,支持双创。5.发展绿色经济。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就是:期限长、风险大、现金流不稳定、利润低。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做不了、或者是不能够有效支持,这就引出了我们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首先要致力于鼓励资本形成,发展私募市场、拓展众创、众包、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满足“草根”创业的需求。其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第三,满足地方金融发展需求。第四,发展信用债市场,完善国债市场,发展市政债市场。

 

第三,发展、完善各类长期信用机构。通过建立长期信用机构的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首先,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其次,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长期信用机构体系,这包括基础设施、城镇住宅、城镇化建设,还要形成完善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第三,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第四,推动新兴产业与金融的结合。第五,着力发展助力资本形成的金融租赁。

 

03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

 

接下来要讨论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利率市场化不简单,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方向,以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央行调控能力为基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此外,在资金的供应者、需求者、资金的供求双方均展开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市场供求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政策工具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并通过它来对利率水平和结构施以有效影响的体系。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措施。1.对金融机构,需要改革治理机制、提高利率敏感性;逐步扩大负债和资产的市场化定价范围。2.放松对货币信贷供求的行政控制,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的机制,使得利率水平及其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由资金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反复交易、竞争性决定。3.打破债券市场之间、债券与信贷市场之间的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设核心金融市场并形成市场核心利率,理顺利率传导机制。4.改革央行利率决定机制,完善央行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

 

在讲利率市场化的时候特别要说到,利率要彻底的市场化,就要面对现行异乎寻常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是2014年前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人民币大幅升值预期下,央行“冲销”流动性捉襟见肘时的权宜之计,旨在“深度”冻结过剩流动性。2014年始,中国外汇储备结束高增长,人民币双向波动。货币政策框架需要对应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需要“回归正常”。要启动这一关乎货币政策健康状况的进程,需要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机制等,进行大规模系统改革。

 

04 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汇率市场化一定要有,但是原则要改变。要积极有为,水到渠成;要和国内改革相辅相成、统筹考虑;要兼顾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有序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也就是说要有中国的声音,不能被动接受国际上的标准。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背后还有一个很深刻的事情,要改我们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而利率市场化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首先,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扩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需求。第二,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三,货币当局减少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05 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体制机制

 

首先,改革金融监管部门。关于监管,现在三监合并成两监,两监还会有部门调整,今年年末可能会有比较清晰的架构。目前,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强化监管问责。这样做意义在于加强规划引领,负责审议金融业发展改革重大规划;加强政策协调,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加强监管协调,统筹系统性风险防控与重要金融机构监管,对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产品,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地方金融发展改革与监管的指导,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问责。

 

其次,更新监管概念。1.纠正监管机构定位偏差: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是监管,而不是把行业做大做强。2.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3.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及时有效识别重大风险隐患。4.完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和问题机构退出机制。

 

第三,整饬地方金融体系。1.从地方政府角度,需要分离发展和监管职能,避免地方发展冲动带来道德风险,在明确权限的基础上,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强化地方监管责任。2.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看,中央应统一规则,地方负责审批、监管、担责;同时,中央对地方金融监管还要有效监督,纠偏问责,避免地方发展冲动带来道德风险。

 

06 去杠杆

 

“金融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这就告诉我们,今后若干年管理金融风险的重点和入手处是杠杆率。宏观杠杆率通常用债务和GDP之比来表示,分子是金融指标,分母是实体经济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宏观杠杆率分子上的债务指标也可以换成其他金融指标,比如广义信贷、M2等。

以上这张图告诉大家,中国的杠杆率在去年只上升了2.5%,已经趋缓。

现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编了一个季度性的中国风险指数,其中就有关于杠杆率的情况。这是去年的情况。2017年,我国杠杆率出现两大变化:宏观上,实体经济总杠杆率趋稳,杠杆率由1季度的237.5%提升到2季度238.2%、3季度的239.0%、四季度的238.9%,全年微升2.5个百分点;结构上,由于杠杆转移,我国杠杆率风险有所降低。

 

但是有几个变化值得注意。第一就是居民的杠杆率上升很快,中国居民有可能已经不是储蓄的供应者,这是一个新现象。现在居民也借钱,如果要想新增储蓄,金融机构去创造储蓄,那就是问题,美国的危机就是因为它完全依赖金融机构,用金融创新的方式来不断地提供所谓资金,这个资金就是泡沫了,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上面这个图讲的是中国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现在也是比较平缓。

 

可以说,中国杠杆率的问题主要在企业和地方政府——风险集中的两大部门。主要体现在:1.部分国企债务风险高。2008年之前,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一直稳定在100%以内,全球危机后,其加杠杆趋势明显。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在所比较的国家中最高,其隐含的风险值得关注。企业债务归诸国企者约为62%。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2015年《预算法》修改之前,地方政府债务骤增。经过几年整肃,包括债务替换,合法的地方债务已趋稳定。2015年以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委托代建购买服务协议、PPP项目等,成为积累地方债务风险的主要手段,因此是要约束的。

 

那么,如何去杠杆,以及去杠杆的重点是什么呢?首先,对于国企,应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特别要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其次,对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第三,关于风险处置,需要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推动金融机构真实披露和及时处置风险资产。

 

“去杠杆,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将是主要趋向。

 

07 保持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有效管理宏观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是金融监管的根本目标。前者刻画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状况,后者则显示出实体经济支持金融的程度。所以说,金融和实体经济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形成循环流转,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偏废。

 

首先,微观审慎要做什么。资本监管要注意到资本的真实性,关注资本的质量,关注充足率比例,现在影响这几个因素实现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1.影子银行的问题;2.同业被滥用的问题;3.投资和贷款之间混用的问题;4.风险准备金不足的问题;5.表外业务过多的问题;6.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在微观审慎方面实行资本监管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二,宏观审慎要做什么。宏观审慎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逆周期调节,一个是防止金融风险在体系内传染。逆周期调解主要是逆周期的资本缓冲,比如说汇率里边就有一个逆周期因子,其实用的就是宏观审慎的概念。防止金融风险在体系内的传染主要抓的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求附加资本。

 

总之十九大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金融也进入了新时代,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的新时代,因为我们现在任务也变了,我们需要面对的风险挑战也变了,所以需要我们金融体系进行深入的、比以前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才能够完成我们面对的新的伟大任务。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谢谢各位!

 

 

         

来源:互联网

 


 

上一篇:刘鹤:中国应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

下一篇:央行罕见大幅降准,释放4000亿!5大影响与你的钱有关

四川省金通咨询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振兴路99号1栋14层2号附2室  邮编:610037  电子邮箱:scjt@scjt.com.cn
Copyright © 1995-2023 Sichuan JinTong Consulting & Evaluating Co.,LTD.

蜀ICP备06002234号